“你不仅是我们日照的骄傲,更是山东人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这是日照市委书记李兆前对她的褒扬之词。
“我们种的绿茶是被她一担一担背出大山的,我们种茶、炒茶的工艺是周绪英亲手教的,我们的小康生活离不开她。”这是巨峰、莒南、后村、高兴、涛硒等地的村民对她的感激的言语。
她自己说:“我只为一个愿望活着,要让爱茶的人喝上好茶,喝上纯正天然无公害的巨峰绿茶。我希望政府以及所有热爱绿茶的人团结起来,把巨峰品牌做成真正的民族品牌、世界品牌。”
她就是日照市东港区巨峰茶行董事长周绪英,她把所有的热情给了巨峰,把7.8万茶农的生计扛在肩上,把领导与乡亲的鼓励记在心上,把个人的得失荣辱抛掷脑后。
十六年间,她的汗水洒在长满绿茶的山坡,她的足迹遍步销售绿茶的城市,多少茶园因她的到来而兴旺,多少农民因为她的帮助走向富裕,日照绿茶更是依靠她这样为绿茶事业执著付出的人才有了今天的声誉和市场。
眼看一个个乡镇因绿茶经济繁荣,而周绪英对自己却亏欠得太多太多……
周绪英没有一辆汽车一处豪宅。眼看儿子到了结婚的年纪,却不能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但是周绪英不后悔,她却感到很自豪,因为她拥有耗尽毕生心血的巨峰品牌,她拥有广大村民及社会各界对她的感激和表扬,她最大的财富就是心中的梦想——把巨峰品牌做大做强成为民族的骄傲。
十六年间,周绪英把经营茶叶的所有收入用来投资建厂回报社会。
全国十几个地市有她的专卖店,各大会场都有她赠茶的身影。全国超市卖场﹑星级酒店﹑甚至街头巷尾都是她赠茶的地方。到现在为止,她共向社会赠茶超过十万斤。她就用这样最简单最原始的方式,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了解日照绿茶。
她曾两次亲手把巨峰绿茶送到日照市委作为礼物送给外宾。在第三届国际绿色博览会市长会议上,她又勇敢地走上主席台,把巨峰绿茶送给外商。
周绪英永远不会忘记1990年,那是她人生的春天。
那一年周绪英39岁,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到日照市一亲戚家办事。作为农村供销社一名普通的小工,城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而新鲜的,其中也包括茶叶。当她看到市面上卖的都是南方茶时,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这里质量不如家乡的茶都能卖的如此好,而自己家的茶却只能供休闲打猎的少数有钱人尝一尝,只能在当地卖一点。这一切给了周绪英揪心的痛,正是这自尊引发的痛使周绪英走上了让巨峰茶走去的路。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多少文化,在城市也没关系,销售茶叶谈何容易啊。
周绪英用最笨的办法踏出了巨峰茶外销的第一步——提4斤茶叶来到日照人民商场办公室。由于她是农民不具备在商场经营的条件,三次被拒之门外。但周绪英毫不气馁,依然努力着。终于有一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她说:”老周,给我点茶叶吧。”就这样她以每斤15元的价格卖出人生第一笔,每斤赚了5元钱。第二天,他又从家乡带来200斤茶,一周内全部销完。这可乐坏了周绪英,她连忙跑到商场办公室,对工作人员说:“这麽好的茶叶你帮着销吧。”让她意想不到的回答却只有5个字:“我不销,掉价。”
这样的回答让周绪英明白了,要想让巨峰茶销出去,就要自力更生建一个属于巨峰人的茶叶市场。于是她主动联系所有种植茶叶的公社。在后村草坡自发组建了一个干茶市场,这个市场的建立,不仅引来了全国的客商,更是巨峰绿茶有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市场。
十六年来巨峰绿茶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南茶北引的政策支持和茶农的辛勤劳作,更不能缺少像周绪英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范带头人。
不知多少人被巨峰绿茶的醇香所折服,被周绪英的精神所感动。
山东大学品牌推广中心的冯学雷主任感慨地说:“周绪英身上饱含着齐鲁人的纯朴、善良、勤劳、智慧,更彰显着非凡的开拓精神。我们做民族品牌不仅要把产品做好,更要把民族的文化价值发扬光大。就好像大家一提起肯德基,就联想到白胡子老伯。巨峰牌绿茶的品牌文化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周绪英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这种种精神所产生的凝聚力早已超越商业价值,是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种精神不仅值得中国人学习,更值得世界关注。”
济南商务频道职业经理人俱乐部的冯伟总经理深深地被周绪英的精神所感动,不仅免费帮周绪英保管茶叶,更义务的成为巨峰绿茶和周绪英精神的传播者,他要让俱乐部的每一位企业家都能从周绪英身上得到启发。